可能很多朋友对于伤寒和副伤寒的是有混淆的,其实两者主要的区别就是感染的病菌有些许的区别,并且在疾病的表现上也是有所不同的。对于伤寒和副伤寒的首选药物,有抗生素和中药等药物,具体的用药情况还需要结合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来进行的,所以各位患者应该听从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伤寒是由肠沙门菌肠亚种伤寒血清型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副伤寒是由肠沙门菌肠亚种副伤寒甲或乙或丙血清型引起的一种和伤寒相似的疾病。副伤寒甲、乙的症状与伤寒相似,但一般病情较轻,病程较短,病死率较低。副伤寒丙的症状较为不同,可表现为轻型伤寒,急性胃肠炎或脓毒血症。伤寒和副伤寒可因水源和食物污染发生爆发流行。本病分布我国各地,常年散发,以夏秋季最多,发病以儿童、青壮年较多。
病因
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均属于沙门菌属,呈短杆状,不形成芽孢,有鞭毛,胆汁培养易生长。菌体裂解产生内毒素致病。
临床表现
典型的伤寒自然病程为时约4周可分为4期:
1.1期
相当于病程第1周,起病大多缓慢,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咽痛与咳嗽等。病情逐渐加重体温呈阶梯形上升于5~7天内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而少寒战,退热时出汗不显著。
2.2期
相当于病程第2~3周,常有伤寒的典型表现有助于诊断。
(1)高热持续不退,呈稽留热型,少数呈弛张热型或不规则热型,持续约10~14天。
(2)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较前更为明显,舌尖与舌缘的舌质红苔厚腻(即所谓伤寒舌),腹部不适,腹胀,多有便秘,少数则以腹泻为主。由于肠道病多在回肠末段与回盲部,右下腹可有轻度压痛。
(3)神经系统症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是由于伤寒杆菌内毒素作用中枢神经系统所致。患者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者可有谵妄、昏迷或出现脑膜刺激征(虚性脑膜炎),此等神经系统症状多随体温下降至逐渐恢复。
(4)循环系统症状,常有相对缓脉或有时出现重脉是本病的临床特征之一。但并发中毒性心肌炎时相对缓脉不明显。
(5)病程第6天开始,在左季肋下常可触及脾肿大,质软或伴压痛。少数患者肝脏亦可肿大,质软或伴压痛重者出现黄疸。肝功能有明显异常者提示中毒性肝炎存在。
(6)病程7~13天部分,部分患者的皮肤出现淡红色小斑丘疹(玫瑰疹),直径约2~4mm,压之退色,为数在12个以下,分批出现。主要分布于胸腹,也可见于背部及四肢,在2~4天内消失水晶形汗疹(或称白痱),也不少见,多发生于出汗较多者。
3.3期
相当于病程第3~4周,人体对伤寒杆菌的抵抗力逐渐增强,体温出现波动,并开始下降,食欲逐渐好转,腹胀逐渐消失,脾肿大开始回缩,但本期内有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的危险,需特别提高警惕。
4.4期
相当于病程第4周末,开始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好转,一般在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健康。
治疗
1.应用抗生素
(1)对非耐药菌株感染血象肝肾功能正常者可选用氯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氟啶酸和其他辅助药物。
(2)对耐药菌株感染血象肝肾功能正常者可选用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氟啶酸或氟秦酸和其他辅助药物。
(3)对妊娠合并伤寒,小儿伤寒,血象低肝肾功能不良者可选用氨苄青霉素、头孢三秦、头孢他定和其他辅助药物。
(4)对伤寒并发肠出血或肠穿孔者应联用抗生素加强对症支援等综合治疗。
(5)对慢性带菌者应选用有效抗菌药联用,药量足、疗程长有并发症者,应用特需药物进行治疗。
2.并发症治疗
肠出血治疗:加强抗感染止血,出血量大输鲜血止血,无效可考虑手术;肠穿孔治疗:加强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胃肠减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
3.中医中药治疗
4.对症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