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许多患者就会忽视掉这项检查,正是因为觉得这项检查没有任何治疗帮助,但是血常规本身是比较重要的一项检查项目,只有做完这项检查后才能够使得自己的身体得到全面大检查,不会遗漏掉自己身体的具体情况,若是血常规显示异常就会引起患者体内的免疫能力出现一些紊乱。
是指对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分别计数并计算其百分比。
【正常参考范围】
中性粒细胞N0.5~0.7(50%~70%)
嗜酸性粒细胞E0.01~0.05(1%~5%)
嗜碱性粒细胞B0~0.0l(0~1%)
淋巴细胞L0.20~0.40(20%~40%)
单核细胞M0.03~0.08(3%~8%)
【临床意义】
(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为血液中的主要吞噬细胞,在急性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其增减的临床意义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2)嗜酸性粒细胞①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大手术后、严重烧伤、长期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②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皮肤病、寄生虫病,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3)嗜碱性粒细胞
①减少见于速发型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用药见于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过量等。②增多见于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创伤及中毒,恶性肿瘤,过敏性疾病等。
(4)淋巴细胞
①减少多见于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或接触放射线等。②增多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
单核细胞增多见于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结核病活动期、单核细胞白血病、疟疾等。
【正常参考范围】
(100~300)×109/L
【临床意义】
(1)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急性大失血和溶血后急性感染;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出血性血小板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及某些恶性肿瘤的早期等。
(2)血小板计数减低①骨髓造血功能受损,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②血小板破坏过多,如脾功能亢进;③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