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对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尤其是对于独居的人来说,养小动物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系数,还可以时时陪伴着主人,缓解主人的抑郁。现在人们对于宠物也是越来越关注了,不仅会喂专门的食物还会专门的医院。但是喜欢小动物是一回事,喜欢大量的囤积动物就是动物囤积症倾向了。动物囤积症是什么呢?
动物囤积症,是囤积症的一种,属于心理疾病的范畴,患者表现为喜欢收养宠物,以致囤积了超乎常理数量的宠物,但是却无法给予它们适当的照顾。动物囤积者以单身、老年妇女、独居、社会经济地位低下者为主。
动物囤积症(英语:animal hoarding)系指在一定范围内囤积了超过一般常见数量之动物,却没有能力安置照料这些动物。而之所以采用“囤积”(hoarding)一词而非“收集”(collecting),是因为后者的行为是基于兴趣,而前者的行为带有病态成份。这种囤积症为虐待动物之行为,但更精确来说可被视为一种精神病的症状。患者强烈依赖他们的动物,完全无法容忍让动物离去。他们通常无法理解自己这种不提供动物适当照料之方式,已经是伤害动物了。患者倾向于相信他们有提供这些动物足够的照顾。美国动物虐待防治协会成立一个“囤积防治小组”,和患者一起行动,目标是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观念,仅照顾适当数量的动物,以确保这些动物能健康生活。
动物囤积症患者囤积了超乎常理数量的宠物,但是却无法给予它们适当的照顾。动物囤积研究协会的统计指出,大部分动物囤积者的特征是:单身、老年妇女、独居、社会经济地位低下。
1、动物伙伴的数量超乎常理。
2、无法提供动物甚至最低标准的营养、卫生、庇护、医疗照顾,以致动物饥饿、生病或死亡。
3、否认自己无法提供动物最低限度的照顾,并否认这种行为对动物、家庭、居住者造成不良影响。
除了囤积病行为以外,在DSM-IV(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中也将其与强迫症及强迫性人格病患(Obsessive–compul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列为相关。此外,动物囤积可能跟成瘾、失智症、甚至妄想症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