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中国发展迅速,不仅仅是科技领域,已经涉及到各个领域的人才发展,医学更是发展迅猛,许多以前看不了的疾病都有了解决办法,甚至有的方法比国外的要更先进,更有效。就如心肌扩张这一类疾病,那么中国有什么最新治疗方法呢?今天就给大家普及一下心肌扩张中国最新疗法。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类异质性心肌病,是心力衰竭(心衰)和猝死的常见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DCM治疗目前局限于心衰和心律失常的治疗。如何早期诊断DCM和明确病因,提高临床诊断水平?如何早期针对DCM发病机制与病因进行有效干预,提升临床治疗能力?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国心肌炎心肌病协作组撰写的《中国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简称“指南”)于2018年4月23日在线发表,指南充分引用了中国专家研究DCM的临床证据,对DCM的诊断与治疗带来了一些创新的理念。
明确DCM的病因诊断和生物标志物检测
指南将DCM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DCM包括家族性DCM、获得性DCM和特发性DCM。以抗心肌抗体为免疫标志物,提出免疫性DCM类型。继发性DCM是指全身性系统性疾病累及心肌,心肌病变仅仅是系统性疾病的一部分。
该指南倡导DCM的病因诊断,推荐开展生物标志物检测,遗传标志物基因检测和免疫标志物抗心肌抗体检测有助于家族性DCM和免疫性DCM的病因诊断,病史询问有助于酒精性心肌病、围生期心肌病的临床诊断。
1985年,德国Schultheiss率先在特发性DCM患者血清中发现抗线粒体腺嘌呤核苷异位酶抗体,随后发现了不同心肌靶蛋白的自身抗体,并研究了抗体致病机制。2011年,廖玉华等发现DCM患者抗L型钙通道抗体(抗L-CaC抗体)可以引起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2014年,浦介麟等临床研究证实DCM组(n=732)和对照组(n=834)随访52个月,DCM患者抗L-CaC抗体阳性组总死亡、全因死亡和猝死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2062例慢性心衰(CHF)患者与824例对照组人群随访36个月,在379例死亡的CHF患者中,DCM组和缺血性心肌病(ICM)组的猝死率分别为40.37%和39.07%,DCM和ICM组抗β1AR抗体阳性患者的猝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国一项DCM荟萃分析显示,抗心肌抗体对于DCM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特异性。中国多项临床观察性研究证实,抗L-CaC抗体和抗β1AR抗体阳性对CHF死亡和DCM猝死具有独立预测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