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将十二正经比作河流之水,则奇经八脉如湖库,既可蓄积十二正经之气血精,又可作为统摄、调节气血的重要功能。 十二奇经八脉有8个穴位,可与奇经八脉通畅,起到强化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连结的作用。 八个穴位被称为交会穴八脉。
内关穴公孙穴
中医认为,人体在生活中经常会出现反酸、烧心、脾胃不和或晕车、晕船、恶心呕吐等问题。 古时候的中医把食道、脾胃统称为胃,用横膈把胃分为膈上和膈下。 八治疗膈上和膈下的问题是脉交会穴中的内关穴与公孙穴。
1、膈上-内关穴
八内关穴是指治疗经脉交会穴上的穴位,是治疗膈上问题的内关穴,手厥阴心包经与阴维脉相通,交汇于胸隔之上,对调节胸部自主神经系统有很好的帮助。 尤其是晕车晕船、恶心、呕吐、反酸、烧心等症状时,要进行内关穴按摩,以减轻症状,解决问题。
内关穴位置:手腕紧握,腕横纹中央向下三指宽的腱凹陷处。
按揉方法:用指揉法,用手指点按内关穴,当有酸胀感感觉感觉的时候,再往外按压内关穴,直至症状得到缓解。
提示:在突发晕车的情况下,如果是突然头晕,要对内关穴进行强刺激,要防止晕车,要避免晕车,可在坐车前半小时,轻轻点揉内关穴。
诀窍:取五分钱硬币大小、厚薄的姜片,用牙签戳几眼,敷在内关穴上,再盖纱布或保鲜膜,在坐车坐船前半小时做可以有效缓解晕车晕船症状。
2、膈下-公孙穴
八治疗膈下问题的穴位是指在脉交会穴上的足太阴脾经上穴位,足太阴脾经与冲脉并排在下腹部,对消化、化气血都有帮助。 在出现胃胀、胃痛等脾胃不和的情况下,可以揉公孙穴进行调理。
它的位置:足大趾内骨头的顶部,沿着骨头内侧向上推,推到一个感觉被阻挡的地方,叫做一个公孙穴。
按摩法:大拇指直立,将骨头内侧按压,有酸胀感后按住,直至症状得到缓解;如有穴位贴,贴在公孙穴上4-8个小时,期间再结合按揉,可增强效果。
内关穴和公孙穴都是用来治疗胃部不同部位的问题,有些人很难分辨自己的症状是膈上的还是膈下的,因此专家建议上下穴位搭配使用,作用叠加。
后溪穴申脉
疼痛通常发生在颈肩腰背,这种疼痛与肌肉紧密相关。 他告诉我们,肌肉分为斜向肌和纵肌两种,斜向肌一般是浅部肌,纵向肌主要是深层肌。 八交会穴中的后溪穴和申脉穴,分别定位于肌肉深层肌肉和肌群。
1、皮肤肌-后溪穴
假如人们不能很轻松的左右摇动头部,说明浅部肌肉已出现损伤。 这个时候应选择按压在手部小肠经上、脉气和督脉相通的后溪穴。
后溪的位置:手握拳时,拇指根部有一条很深的皱褶,其末端为后溪穴。
揉搓法:
①疼痛有哪一种不适就按揉哪边手的后溪穴,如头不能向右转动,就按揉右手上的后溪穴。
②按压时,大拇指竖起,使劲掐住后溪穴,掐到第五掌骨的肌底,将骨头方向揉捏,有窜通感后,继续按揉并慢慢地活动肩背部,以减轻浅层肌肉疼痛。
③如在按压后溪穴时有旁人帮你按摩肩颈部位或热敷,使肌肉放松,效果会更好。
功效:能帮助治疗头项痛、腰背疼痛、手指挛痛、肘臂抽筋等问题。
2、深部肌-申脉
若人头无法前后仰,说明深层肌肉有损伤,应选择足阳膀胱经上,脉气与阳跷脉相连的申脉穴。
专家提醒,低着头走路玩手机是现在普遍现象,如果长时间低头,肌肉就会受损,腰病发作的程度会越来越严重。
足外踝下缘下约0.5寸凹陷处为申脉穴,属于申脉穴。
按摩法:拇指指尖竖起,点揉申脉穴,有酸痛胀感觉后在穴位上轻轻点揉穴位,使症状得到缓解,然后用穴位按摩,然后再按穴位按摩。
小贴士:在急性发病时,点揉三至五分钟后症状就会减轻。
如果身体部位有疼痛,我们就不能判断是浅部肌肉还是深层肌肉有问题,因此专家建议,可以同时按揉后溪穴和申脉穴,里外搭配,以减轻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