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经常容易发生疾病的人们应该会发现医生在使用药物给病人进行治疗的时候,要求有一些药是需要在饭前吃的。 根据每个人身体情况,病情的不同,使用的药物种类的不同,对于使用药物的要求应该也是各不相同的。但是一般的药物通常都是在饭后服用,那么为什么有些药要饭前吃_有些药为什么要饭前吃呢?
口服给药是人们最常用的服药方式,由于口服药物方便快捷,所以受众也相对较广泛,但是这种方式也同样存在弊端,那就是药物必须经过胃部,所以药效会不会被胃给消化掉,最后到达不了病变部位,药就等于白吃了。另外,药物本身对胃也会产生刺激,会不会影响胃正常工作,同样也是一个涉及到健康等多方面的因素。
处于对以上困惑考虑,人们在找医生开药以后,通常会问医生这样的问题,“医生,您给我开的药是饭前吃,还是饭后吃,期间要隔多久才好?”,对于这种问题,医生们也会很重视,并建议患者们按照饭前或饭后服药。但是,并非所有的药物都必须在饭前口服,也并非所有的药物必须饭后才能用,只能说必须抓住药物的特性,才能发挥其最好的药效。
所以,大家必须对药物发挥药效功能有清醒的认识。药物如何被人体吸收,口服给药的途径主要在于胃对药物吸收,被吸收之后的药物会经过胃黏膜下的血管,然后运送至全身各处。与其他给药方式(比如静脉给药、舌下含服等)不同,这种给药对胃损伤大、吸收效果欠佳,而且还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因此,大家必须在保证药物被充分吸收的前提下,保证药物不会对胃以及其他器官有更多的损害。
有些药物必须在饭后服用,因为这类药物的结构比较复杂,同时也更容易被酶所分解,所以必须在饭后服用。之所以这样安排,原因在于吃完饭以后,胃里面的酶含量和浓度都会下降,所以对药物的影响就相对会小很多。与此同时,食物在胃里面填充以后,药物对胃黏膜的损伤也会减小,所以这类药物就必须饭后服用,最好是在饭后半小时,这对于胃而言,食物正处于消化结束状态,药物再经过胃就会显得刚刚好。
有些药物必须饭前服用,比如中药就是最常见的饭前给药。因为,这类药物需要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然后才能发挥其所具备的药效。那么,吃饭之后再服药,由于食物中的营养也溶解于血液中了,这样就会使血液的饱和度增加,有可能再吃药就无法保证药物可以进入血液,最后反而被胃给排出去了。这样一来,口服的药物不仅没能发挥药效,反而对食物的吸收也造成了干扰。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药物不在饭前,也不在饭后,必须要在吃饭的时候同时服用。为什么呢?以降糖药最为明显,这类药物是必须与食物一起进入胃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胃在消化食物的时候,尤其是食物中的糖分,药物就可以在此时对糖分进行迅速降解,避免了糖分进入血液中,这样就等于间接发挥了降血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