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的移动支付已经非常发达了,但是在生活中,人们还是要经常接触到纸币,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样的说法,那就是人民币其实是很脏的,因为纸币要经过大量的人的手,所以纸币上肯定会有细菌,这也提醒大家注意纸币的保护,避免纸币上的细菌危害人体健康,那么纸币上的细菌是怎么来的呢?
纸币上的细菌从何来?
有人说,钱是世界上最脏的东西,它在流通过程中不知被多少人碰过,也不知上面沾了多少细菌。许多人对这种说法深信不疑,还认为钱币会传染疾病。
钱币上含大量细菌
最近,由联合国环境署、支付宝、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等15家国内外机构组成的无现金联盟成立,其公布了香港城市大学此前研究中国内地货币的检测结果,显示每张纸币平均含菌量17.8万个,5角、1元、1角面额的纸币,每张附带的菌数更高达1800万个。
不要自己吓自己
纸币携带菌类确有其事,但是居民也别“谈菌色变”,此前,大洋洲的一项发现,其实钱币上附着的细菌远比人们想象的少。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研究人员利用一年时间做了一项实验。他们从咖啡馆、肉店、面包房等小型食品销售点收集到800个流通货币,带到实验室分析。结果发现,无论是硬币还是纸币,其上携带的细菌都比人们想象中的少,而且这些细菌都是“不中用的家伙”,不足以导致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疾病。
研究人员发现硬币要比纸币更“干净”。硬币上的细菌每平方厘米只有一到两个,而且一些细菌根本没有繁殖能力,不能在硬币上滋生。纸币上的细菌数目大约为每平方厘米10个,而且菌种更多。
对此,研究人员解释说,也许是因为用来制造硬币的铜、砷、铝和铜对多种细菌有毒害作用,细菌无法在硬币上久留。
此外,研究人员还在实验中发现,信用卡上的细菌并不比纸币和硬币上少。
钱币致病可能性不大
但是危险仍然不可忽视。研究发现,一般纸币和硬币上都存在少量大肠杆菌,如埃希氏大肠杆菌,和对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致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除此以外,钱币上还有蜡状芽孢杆菌,该菌能够导致食物中毒。
另外,研究人员还在钱币上发现了沙门氏菌的痕迹。最出乎意料的是,钱币上竟然有多种抗药性细菌,这些细菌对青霉素等常用处方抗生素有抗药作用。
不过研究人员表示,虽然钱币携带细菌,但是这些细菌和门把手或其他公共设施上携带的细菌没什么两样。因此在自动取款机上特别安装除菌喷雾装置完全没有必要。“只要在做饭和拿钱的时候做些明智的防护措施,就不会带来什么问题。”
钱币上细菌与气候有关
钱币的带菌数与地区气候有一定的关系,因为气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细菌的生存条件。广州和重庆的人民币要比北京的脏很多,这与广州重庆地处南方常年高温湿热,而北京较干燥寒冷有关。
即使同一地区的同一种钱币,季节不同其表面的细菌总数也有一定的差异。最大值出现在夏季,因为夏季高温湿热易于细菌存活,并且人体汗液油脂分泌旺盛,容易附着细菌污垢,在接触钱币的时候造成交叉污染。随着气温的降低,钱币上附着细菌总数呈下降趋势。